传染病消亡史:为什么说新型肺炎一定会被消除?
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两拨千金,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最近无论是家里,还是媒体上谈的最多的应该就是“新型肺炎“,为了打赢这场战争,个人和国家都付出了无法想象的努力和代价。
感动、愤怒、悲伤、恐惧等等情绪不仅弥漫在我们的心中,同时也在各种社交媒体上不断发酵,每一条和”新型肺炎“相关的言论下面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留言,吹捧者有之,喊打喊杀者有之。
我这两天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当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到底是选择舍生取义,还是坚强求生?隔岸观火的人大义凛然的告诉你:当然选择舍生取义!因为他害怕你的“坚强求生“会烧到对岸的他;身处其中的人满脸惊恐的告诉你:我只是想活着!主观的求生,客观的自私,我也无法判断对错。
当然,这篇文章不是为了讨论人性,在历史的潮流中,这个我们自认为区分人和禽兽的东西,似乎从来都不能区分人和禽兽。我虽然学过几年医,不过所知不过是皮毛而已,所以没法从专业的角度来分析,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
前几天,何韵诗之流借着国难,在外网上炮制了一段视频,大概意思就是:
一个自称来自武汉的小伙子在视频里说,现在武汉到处都是死尸,然后没有吃的,也没有喝的,武汉马上就要团灭了……
先不说那蹩脚到可笑的武汉话,一帮自称精英的傻子可能到现在还认为,中国还停留在大清以前的社会,发现传染病,或者说是瘟疫,采取封城就是让一城的老百姓自生自灭,甚至进行无差别屠杀。
醒醒吧,大清早就亡了!
纵观人类历史,在面对传染病的时候,我们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那时候的人们啥也不懂,细菌、病毒统统没概念,传染病来了,只能傻傻的等死,然后部分身体素质较好的人自然的存活了下来。
发生在公元541至542的查士丁尼大瘟疫,这是一场空前绝后的鼠疫,前后共计爆发了五次。第一爆发就导致拜占庭帝国大约1/3的人死亡,其中都城君士坦丁堡大概有40%的居民死亡,各个城市周边挖掘的大坑甚至都来不及掩埋死者。
据估计查士丁尼大瘟疫使全世界1亿人丧生,同时要让罗马正统的中兴梦付诸东流,同时催化了拜占庭帝国的灭亡,罗马帝国的荣耀终究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到了这个时期,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发展,西方有了大大小小的国家,东方则处于短期分裂,长期统一的状态。但是,对医学的认知却都一致的被统治阶级的神学统治着。在西方,大家信上帝;在东方,虽然信的对象不太统一,不过总觉得瘟疫什么的都是上天的惩罚。
统治阶级对待瘟疫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无非是隔离,可能是围城或者划一块地把病人都聚集到那里,然后就是等死。对了,他们可能也会派一些医生去进行治疗,不过方法多是搞封建迷信,比如用大棒子击打病人进行所谓的驱魔。
童话故事里最常见的结局是:公主和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当我们遥想生活在中世纪欧洲的公主和王子的时候,总觉得他们穿着华丽的服装,住在美轮美奂的城堡里,过着神仙般的生活。
不过事实却是有些重口味:
中世纪欧洲的街道上遍地污秽,为了抵御外敌,城堡的窗户屈指可数,所以里面阴暗潮湿;
你想象中的公主和王子们常年不洗澡,虽然可能涂抹了掩盖味道的香水,但是那味道要是放在现在,恐怕是个人闻到了都得先吐上三天。
糟糕的卫生情况,加上那时候基督教对猫很不友好,他们认为猫是女巫们的助手,甚至认为它们是魔鬼撒旦的化身。
因此屠杀猫,尤其是黑猫成了基督徒们的狂欢,以此来显示他们成功杀掉魔鬼的象征。总之,那个时候的欧洲不仅脏,而且老鼠成灾。
到了14世纪中后期的时候,可怕的黑死病,也就是鼠疫席卷了欧洲,最终夺走了大约2500万人的性命,几乎是当时欧洲总人口的1/3。相比较而言,惨烈的二战中,欧洲因为战争死去的人数不过是总人口的5%,足见这场灾难的可怕程度。
当时的欧洲,除了无脑的屠杀犹太人,还有采取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比如放血、用火烧淋巴肿块、用尿洗澡,甚至是拿带着铁尖的鞭子相互鞭打,一边打一边说着“我有罪!“等等之外,人们终于开始有了隔离的意识。
比如在黑死病刚刚出现的时候,米兰的大主教下令,对发生感染的三间屋子进行隔离,在周围建起了围墙,里面的人不准出来,最后成功的阻止了黑死病在米兰的蔓延。至于墙里面的人,多半是死了。
如果何韵诗们穿越到那个时代,大概就可以拿着摄像器材好好拍一下,感染者们被围困的惨状,不过怎么办呢?那里可是他们一直向往的人间天堂呀!
人类之所以能成为地球的主宰,最大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伴随着死亡和痛苦,生命和希望,医学从0发展到今天,虽然还有一些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恶性肿瘤,比如艾滋病。但是以往那些让人闻风丧胆的传染病,比如鼠疫、霍乱、天花等等早已不复当日“凶名“,而是一个个老老实实的待在实验室的试剂管里。
近几年来,我们听的比较多的传染病包括SARS,中东呼吸综合征、各类流感、埃博拉病毒以及如今的新型肺炎。其中和我们离的比较近的主要是:SARS,各类流感以及这次的新型肺炎。
当年SARS,也就是非典流行的时候,我还在上学,虽然每天教室里也会熏熏醋,喷点消毒水,但是印象中,似乎并没有特别的恐惧感,毕竟当时我们连课都没有停。但是实际情况其实也很糟糕,基本上经历了:疑似瞒报,谣言满天飞,医务人员感染,抢购物资,感染人数爆发,国家强力介入,疫情控制,最终遏制。
同样的,这些过程,新型肺炎也正在经历着……
以下是两次疫战的对比图:
总体来看,本次新型肺炎前期的不重视和春运的叠加加速了疾病的传播。不过客观来说,新型肺炎发生后,无论是基因检测的速速,还是全国动员的速度以及疫战医院的建立都比上次更快、更全面。
在传染病,尤其是新的传染病面前,无论哪个国家其实都是小白,应对的过程中难免会有纰漏。
比如美国,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1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2019年10月1日至2020年1月25日,逾1900万人感染本次季节性流感,约有18万人住院,至少1万人死亡,其中包括至少68名儿童。
正如前文所说,人类拥有一颗善于思考的大脑,所以面对不足,我们知道查漏补缺,当下一次疫情来临时,至少做的比上次好。上一次我们战胜了非典,这一次我们必然也会战胜新型肺炎。
纵观传染病消亡史:
当我们懵懂无知的时候,打赢疫战靠的是一座城池,一个国家,甚至一个地区绝大多数人的性命;当我们热衷于攻城略地的时候,打赢疫战靠的是牺牲被传染地区人的性命,那时的疫区内宛如地狱;当我们终于步入文明社会,打赢疫战靠的是所有人的坚持和努力,疫区的人民虽然饱受磨难,但是他们从未被抛弃。
对我们个人来说,保持长期作战的心态,行为上遵守权威机构发布的隔离策略,至于双黄连、某颜色会、某研究所之流,连浪费精力去抨击都不值得,有这点时间还不如多洗洗手。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 : 一两拨千金
微信搜索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