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人希特勒,当上德国元首,竟然是德国人民选上台的?
本文为原创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一两拨千金,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1945年4月28日,柏林已经是一片废墟,暗沉的星空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毁灭......
16天前,美国总统罗斯福走到人生的尽头,希特勒曾经暗自庆幸,觉得幸运女神的天平好像又倒向了德国。
但是这样的庆幸在8天后就被彻底打碎,因为柏林的四分之三都已经落入苏联人手里,那群等着复仇的魔鬼。
他有些痛苦的嘀咕着:“武装部队抛弃了我,我的将军们全是草包,我的命令没有得到执行,一切全都完了,德国没能完成我给整个民族提出的任务。”
时间到了4月28日,希特勒已经绝望,他决定在死前为自己“伟大的爱情”划上完美的句号,在地堡里,他和爱娃·布劳恩举办一场简陋的婚礼,正式结为夫妇。
第二天,他遵守了自己的诺言:战争打败了,我将留在柏林,只要时刻一到,我就用手枪结束我的生命。大概下午3点30分,希特勒回到地下室的避弹房间,开枪自杀。
他的妻子爱娃·布劳恩则与此同时吞下了毒药。两人的尸体被侍从用军毯包上,抬至总理府的花园里,浇上汽油,在熊熊大火中化为灰烬,骨灰被埋进一个炮弹坑。
1、落魄艺术家希特勒
在我们的脑海中,希特勒的形象大概是这样的:
长着标志性的小胡子,跟个神经病似的,整天乱喷,宛如传销头子。
其实,人家年轻时候的梦想是想当个画家。据说希特勒也曾经在维也纳街道卖画为生,是的,就是你脑海中那种落魄的艺术家形象。
对了,希特勒其实是个奥地利人,这里就有一个问题出现了:奥地利人当德国的国家元首,德国人咋就没意见呢?
这事儿就得往前一点说,牛逼哄哄的罗马帝国完蛋之后,在现在的德国和法国那片崛起了一个叫做“法兰克王国”的国家。
虽说是个国家,但是统治的形式上有点像我们的春秋战国,诸侯割据,大家谁也不鸟谁,至于皇帝嘛,说话也没什么人听。
后来,法兰克王国的老国王挂了,考虑到“手心手背都是肉”,于是就把这个国家均匀的分给了他的三个儿子,成了三个国家:
东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西法兰克王国。这个东法兰克王国的区域大概就是现在的德国和奥利地那个位置。
从这个角度来看,德国和奥地利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是同根同源,再加大家都是日耳曼人。
自而然的,德国和奥地利就互相觉得,对方不是外人。所以,奥地利人跑到德国当元首,德国人也觉得能接受。
希特勒年轻的时候还是过的蛮苦的,毕竟只是个落魄的艺术家,甚至时不时的还得帮人扫扫雪、扛个行李什么的才能赚点钱,甚至一度得靠着施粥站才能勉强填饱肚子。
2、冲锋陷阵希特勒
一战爆发后,希特勒加入了德国巴伐利亚预备步兵团第16团。上了战场后,这个留着小胡子的年轻人表现的十分勇敢,还因此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和一枚“二级铁十字勋章”。
我特意去查了下“一级铁十字勋章”获得条件是:在战斗中三到五次地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勇敢行为,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希特勒在战争中绝对不是个怂货,冲锋陷阵那都是常事儿。
不过后来,大概是太能冲了,希特勒的腿被炸伤,后来眼睛还差点被毒气毒瞎,于是,小胡子不得不暂时告别火热的战场,回到后方修养。在这段时间,德国被打虚了,迫不得已只能向协约国投降。
打输了,接下来要干什么呢?赔礼道歉呗,这礼当然就是:土地和钱,土地先不谈了,作为战败国,德国不仅赔的连底裤都要被人家扒走,完了,还欠了一屁股债。
战后搞起来的魏玛共和国,表明看上去似乎还像那么回事儿,但是内在实则虚的一逼,为了防止人民起来推翻它,它只能使劲的搞经济。
当时有个叫“沙赫特”的德国人帮了不忙,主要是因为他有美国背景,能和华尔街搭上关系,于是,德国经济一度振兴起来。
3、党内积极分子希特勒
此时的希特勒在干撒呢?在给德国陆军当小弟,平常有事儿没事儿的出去溜达,探听和抓捕各种倾向错误,试图发送反动政变的坏分子。
没成想,在溜达的过程中,希特勒遇上了这辈子最大的贵人,同时也是把他推向深渊的“神秘组织”—德国工人党。
咳咳,好吧,其实就是一个很小的政治团体,也就百把个党员的样子,这个党的纲领号称是社会主义、国家主义、反犹主义。
一开始,希特勒也没当回事,不过为了监控这个党到底是不是坏分子,他偶尔也会去听听讲座。
当然,上面的人讲的实在是太没水平,希特勒差点要离开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说“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和奥地利搞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
这下,希特勒跳脚了,指着那个人一顿嗷嗷的批评,大家都觉得这个小胡子有点反应过度。
其实,希特勒虽然是个奥地利人,但是他十分反感那个地方的非日耳曼人,因为他自己是个死不悔改的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
大概是他那种邪教头子的气质吸引了党内的大佬,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经被受邀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开始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但是不知道经过什么样的思想斗争,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96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7名委员。
至此,希特勒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希特勒的一小步,全世界人民痛苦的一大步。
然后,他就一边当着德国陆军的小弟,一边抱着十二分激情开始运营这个规模不算大的政党。由于他那种一上台,就开始瞎逼逼根本停不下来的才能,迅速吸引了更多的支持者。
接着就是各种搞事情,还策划了一次啤酒馆暴动,可惜失败了,然后就被抓进监狱,坐了3个月的牢,政府甚至还下令禁止纳粹党,封闭纳粹党报。
在监狱的3个月,希特勒思考了很多,还写了本书《我的奋斗》。出狱后,他立刻跑到巴伐利亚总理面前,十分真诚的表示: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搞事情!
这个总理大概也是个心软的,于是第二个月,巴伐利亚政府就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机关报《人民观察家报》的禁令。
纳粹党重建了,当然,为了防止他们乱搞,希特勒被禁止上台瞎逼逼。
不过纳粹党的发展壮大并没有停止,希特勒明的不行,暗的还是继续搞。
等到1928年的时候,纳粹党逐渐变成了一个“拥有一批具有接管政府事务能力的干部的政党”,武装团队大概有几十万人。
这伙平常主要干的事情就是:捣乱!大概就是:我自己搞集会可以,但是其他政党不行,还经常到处恐吓那些瞧不上希特勒的人。所以说,“人至贱则无敌”是自古以外最大的真理。
尽管这么闹腾,但是假如德国社会既稳定又和平,除了那群激进分子,好好过日子的人还真不一定看的上小胡子。
4、国家元首希特勒
但是幸运女神眷顾了希特勒,当他自己也在愁怎么上位的时候,天上掉了个馅饼: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了。
这里就要说下当时德国的经济状况:一战后,它本来欠了一堆钱,天天愁还钱的事情,国内的人民因为吃不上饭,动不动就上街吆喝两句。
当时的政府——魏玛共和国有个能人沙赫特,因为有美国背景,所以就给德国拉来了许多华尔街的资本。
钱有了,厂子也开起来了,工人们有了岗位,能赚钱养家糊口,自然就不再闹腾。
但是这样的经济模式,有个极大的弊端:重度依赖美国。因为当时钱是从美国来的,东西也是要卖到美国去的。
经济危机一来,美国跪了,自顾不暇,德国分分钟就跟着一起跪了:美国人的钱撤走,东西也不要,厂子一个个倒闭,工人们再次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想办法,解决问题。
如果这个时候,政府给力,想出其他的办法,那后面可能就没希特勒撒事情了。偏偏这个魏玛共和国,自己也是虚的不得了,没人(高层管理人员能力不强)、没权(帝国陆军根本不鸟他们),什么资源没有,自然没法满足工人们的需求。
这个时候,希特勒跑出来说:TMD,这些破事儿都是政府无能,还有犹太人搞的鬼,你们只要相信我,以后你们每家餐桌上都会有牛奶和面包!
于是,没饭吃的人们一下子就被希特勒的热情给感染了,立马成了他的拥护者。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权利的斗争中,人民的支持虽然是底线,但是如果没有上层权利集团的支持,那么想夺取政权,还是会困难重重。
希特勒这个时候虽然获得了底层人民的支持,但是他的脑子很清醒,他知道想要真正上位,那么必须要拿下德国三个重要的权利集团:工业资本、金融资本以及帝国陆军。
于是,希特勒和他的小伙伴们开始不断游说各大商业巨头,第一个被说服的就是工业巨头—法本化学,这个公司有牛逼呢?
战败后,有三家核心公司从它身上被分割出来,它们分别是:拜耳、巴斯夫、赫斯特,现在每家公司都是世界五百强,甚至每家的产值都超过了当时法本化学。
这个法本化学给希特勒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当然它自己也赚了更多的黑心钱:
德军每打下一个地方,法本就会将那里的化工厂占为已有。战争初期德军一路高歌猛进,法本自然赚的盆满钵满。
1932年,法本的全部收益还只有4800万马克,但到了1943年,这一数字已经增长到令人吃惊的8.22亿马克。
1942年,法本利用其与希特勒政府的特殊关系,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3号营地莫诺维茨修建了一家集中营工厂,法本因此成为德意志第三帝国中唯一拥有自己集中营的企业。
恶劣的生活环境和繁重的体力劳动,让这家集中营工厂成为人间地狱:工人在该工厂的平均寿命竟然只有3个月。
只要有一家公司被说服,其他家也开始蠢蠢欲动,经过希特勒和他的小伙伴们昼夜不停的努力,工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家们一个个都表示:愿意支持希特勒的伟大事业!
最后就剩下帝国陆军,我们都知道,一个政权如果没有军事力量的支持,那么想长久也是空谈,于是希特勒派了自己亲密小伙伴—戈林去和帝国陆军的高层谈判。
大概意思是:我们将来肯定会撕毁《凡尔赛条约》,只要我们一上台,必须给你们扩充装备,使劲砸钱!那些高层将领们一听,那感情好,反正谁当领导我们不在意,只要能扩军,那么一切都好谈。
戏台已经搭好,最后的那场选举不过是一场早就排练好的大戏,希特勒粉墨登场:
从一个落魄的奥地利艺术家,变成了德国的国家元首,而他领导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也将开启“种族灭绝”和“世界大战”的恐怖历史。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 : 一两拨千金
微信搜索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