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煌时,你是日不落帝国;屈辱时,你也曾颠沛流离!
日不落的说法要追溯到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上的一次演讲。而在旧约中一个类似的概念可能早于希罗多德,其中诗篇谈到了弥赛亚王:“他要执掌权柄,从这海直到那海,从大河直到地极。”
日不落帝国一词最早是用来形容16世纪时的西班牙帝国的,它来源于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亦即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的一段论述:“在朕的领土上,太阳永不落下。”
在19世纪这一词则被普遍作为大英帝国的别称,特别是在维多利亚时代,那时候英国出版的世界地图把大英帝国用粉红色标出,生动地表现出英国在全球范围内的霸权。
英国何时成为日不落帝国?
光荣革命后的英国以全新的姿态挑战欧洲头号强国路易十四法国的霸权,连续投入两场遏制路易十四称霸欧洲的战争。即九年战争(1689—1697)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1701—1713),并取得了巨大成功。
之后,英国在保证欧洲大陆力量格局基本均衡的同时,主要通过成功的海外扩张稳步壮大力量,其力量触角大大超越了欧洲的范围。
当1740年前后欧洲大陆局势再度出现动荡之时,英国返回欧洲再次抵制复兴的法国称霸大陆的野心。
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1748)和七年战争(1756—1763)中,英国与西班牙以及与法国之间的战事都爆发于欧洲战事开始之前,由此产生的结果也就自然超出了欧洲,扩展到全世界。
英国不仅通过七年战争维持了欧洲大陆均势格局的稳定,还再度摧毁了法国和西班牙的海上力量,夺取了法国在北美大陆和印度的几乎所有殖民地。
丘吉尔称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之外成为海上和陆上的主人”,他援用英国政治家霍勒斯·沃波尔当时的评论来渲染英国显赫的大国地位:“罗马人征服世界用了三百年,我们征服世界只经过三次战役,而目前的世界比罗马时代扩大了一倍”。
也就是在七年战争胜利后的1763年,英国首次骄傲地自称“日不落帝国”。不过二十年后因为美国独立战争的失败,英国被迫收起自傲心,暂时取消日不落帝国的自称。
起源
在不列颠群岛上很早就有人类活动,约公元前13世纪,伊比利亚人从欧洲大陆来到大不列颠岛东南部定居。
约公元前700年以后,居住在欧洲西部的凯尔特人不断移入不列颠群岛,其中有一支称为不列吞人,不列颠这一名称可能来源于此。
在西方古典作家的笔下,凯尔特人长得很有贵族气质,他们身材高大,肌肤雪白,金发碧眼。
古希腊地理学家斯特雷波曾经这样描述凯尔特人:“他们整个民族,都疯狂地爱好战争。能非常英勇而且迅速的投入战斗,并且无论什么借口你招惹了他们,你都将面对危险,即使是在他们没有任何武器的情况下,但他们也会拥有力量和勇气。”
罗马入侵
公元前54年,凯撒两度率罗马军团入侵不列颠,均被不列颠人击退。公元43年,罗马皇帝克劳狄一世率军入侵不列颠。征服不列颠后变其为罗马帝国的行省。到409年,罗马驻军被迫全部撤离不列颠,罗马对不列颠的统治即告结束。
盎格鲁撒克逊入侵
5世纪初,罗马人撤离后,居住在德国易北河口附近和丹麦南部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来自莱茵河下游的朱特人等日耳曼部落,征服不列颠。
盎格鲁人(Angels)把不列颠称为“盎格兰”(谐音England,英格兰名称的由来),即盎格鲁人的土地之意。而古英语,则是继承了他们的语言而来。
到7世纪初,入侵者先后建立起7个强国:这个时期史称“七国时代”。盎格鲁-撒克逊人入侵时是氏族部落组织。
入侵过程中,原来的氏族组织解体,随着生产力发展,土地逐渐变成私有财产,出现了贵族、大土地占有者、依附农和奴隶。村社成为氏族公社土地所有制向封建土地所有制过渡的形式,一般认为是英国社会封建化过程的开始。
6世纪末,基督教传入英国。直到今天,美国人还管英国人以及英裔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
丹麦入侵
从8世纪末开始,以丹麦人为主体的斯堪的纳维亚人屡屡入侵英国。
879年,阿尔弗烈德大王和丹麦人订立条约,将英格兰东北部划归丹麦管辖,称为“丹麦区”。
10世纪初,阿尔弗烈德大王的后继者逐渐收复丹麦区。11世纪初,丹麦人卷土重来。丹麦人占领期间,英国封建化过程加速。
诺曼征服
英王爱德华死后无嗣,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于1066年率军入侵,同年10月进入伦敦,加冕为英王威廉一世,史称“征服者威廉”。
威廉一世即位后,为了镇压国内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叛乱,威廉一世将英国的五分之一土地作为自己的领地,将手下的骑士封为男爵,分别派驻各地镇守,并在全国修建了很多城堡。伦敦塔和温莎城堡都是在那个时期修建的。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人为鱼肉我为刀俎,当英国人向殖民地的原住民挥起屠刀时,或许早就忘了当初在别人屠刀下瑟瑟发抖的时候吧!
欢迎关注本站公众号 : 一两拨千金
微信搜索关注,查看更多精彩内容